国际团队将在太空测试光子AI芯片,为太空计算开辟新道路
太空的极端环境对计算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严苛挑战,一支国际团队正试图用光来应对这一挑战。
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携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、麻省理工学院、先锋自动化公司、AIM光子公司及德国弗劳恩霍夫海因里希-赫兹研究所,成功借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HTV-XI航天器,将一套光子人工智能芯片送往国际空间站。
这一举措标志着太空半导体研究迈入新阶段。
该任务隶属于NASA的“材料国际空间站实验”项目,旨在检验各类材料与设备在低地球轨道极端环境下的耐受能力。
01 突破性实验
佛罗里达大学的Volker J. Sorger教授表示:“这项任务代表了光子计算在太空中的首次验证”。
研究团队将观测该芯片在直面太空辐射与原子氧考验下的性能变化。
通过在发射过程及国际空间站上对光子AI硬件开展测试,团队正为未来高性能、抗辐射计算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。
这对深空探索与卫星自主化发展意义重大。
02 技术原理
与传统电子芯片不同,光子芯片使用光而非电来执行计算任务,具有低功耗、低时延、高并行的天然优势。
光子AI芯片能够实现更快、更高效的计算,同时可能更适应太空极端条件。
实验成果有望揭示光子技术在未来卫星通信、自主航天器及先进传感系统中的潜力。
03 太空计算挑战
太空环境对计算设备构成严峻挑战,特别是辐射、原子氧和极端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。
当前,太空任务需使用特殊设计的抗辐射芯片,但这些芯片通常比地面设备性能低、成本高。
将AI能力直接嵌入卫星,可实现在轨智能数据筛选和分析,减少低价值数据的传输,缓解下行链路约束。
04 未来应用前景
如果实验成功,这种光子AI芯片可能彻底改变太空计算,为更耐用、更节能的太空与国防计算系统提供关键依据。
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,这项技术对深空探索与卫星自主化发展意义重大。
光子芯片技术也可能推动卫星通信、自主航天器及先进传感系统的未来发展。
随着HTV-XI航天器抵达国际空间站,这些光子AI芯片即将面临太空环境的严酷考验。
这项研究不仅关乎芯片本身的性能,更关乎人类未来在深空探索中能否拥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。
若测试成功,未来的航天器或许将配备更智能、更高效的光子大脑,在远离地球的深空中自主决策,开启太空探索的新纪元。
|
|